
今年4月,佛山首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落户新媒体产业园;6月14日,市新阶联在基地举行了大型原创歌剧《大山的女儿》展演活动,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新阶层处处长杨应棉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出席了座谈会。
时隔一个月,杨应棉再次来到了新媒体产业园。这次,是为了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杨应棉指出,实践创新基地要发挥好自身特色及价值,通过打造多种形式的高端、精品主题活动,提升新阶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凝聚新阶层人士,发挥新阶层力量。频繁到访新媒体产业园,是对园区的认可,也是对园区寄予了厚望。“希望园区能够培养出新阶层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凝聚、团结好园区内企业,发挥好个人和企业的价值。”杨应棉如是说。

园区实现双融合发展
调研组建议要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7月16日下午,杨应棉一行人先后调研了来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亚欧国际创新中心、陶城报等园区企业。其中,在来风文创内,调研组了解到该公司已先后和陶瓷名企如宏宇集团、强辉陶瓷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文化创意内容服务。尽管该公司成立时间不长,规模较小,每年的营收却能达到两千万。
作为国内唯一经批准公开发行的陶瓷专业报,《陶城报》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如今已发展成为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App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通过打造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中意陶瓷设计大赛、陶瓷行业招标采购大会、国际陶瓷装备与材料展、国际陶瓷与卫浴展等品牌活动,在线上线下把国内外各大陶瓷企业聚集在一起,为国内陶瓷企业合作交流提供了促进平台,也为陶瓷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了支点。

正如陶城报社社长及新媒体园园长李新良所言,《陶城报》实现了区域媒体向全球媒体的跨越,实现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新媒体产业园则是实现了新媒体与制造产业的融合。
据了解,园区拥有广告传媒、品牌营销、时尚设计、影视动画、电子商务、云计算研发应用等新兴产业,服务于陶瓷等传统制造产业。7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正式落户新媒体产业园三水分园,弥补了佛山在3D打印领域的空白。
对此,杨应棉称赞表示,要把基地模式进行复制推广,把基地内的新阶层人士凝聚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找准新阶层人士的需求,争取把成功经验推广至全佛山。
如何更好地凝聚新阶层人士
把基地打造成小精品,举办高端活动
佛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徐彦林是园区的“常客”,见证了新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的诞生与成长。在他看来,新媒体产业园是双创人才、科技人才的聚集之地,全市首个实践创新基地落户在园区后,陆续举办了“汇智·聚力”大讲堂、《大山的女儿》原创歌剧等活动,基本达到了基地建立之初的设想,发挥着引领作用,也逐步成为了佛山新阶联工作的又一抓手和载体。
徐彦林透露,下阶段将在佛山五区内陆续成立以专业性、功能性为主的实践创新基地,继续把实践基地工作做扎实。

调研组在本次走访之前,还在东莞等地进行了调研。结合调研考察经验,杨应棉对佛山新阶联工作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实践创新基地要把“创新”二字贯彻到底,要做到精、细、专,把每个基地都打造成“小精品”。
其次,是要新阶层人士凝聚起来,团结一致,发挥好个人及企业的价值。杨应棉认为可以举办多种主题的高端活动,提升新阶联及创新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新阶层人士及新阶联工作,从而壮大、凝聚新阶层队伍。

“我认为园区可以培养新阶层的代表性企业,树立标杆,让新阶联工作更有抓手。”杨应棉还建议,佛山市新阶联可以考虑建立会长直联制度,激活会长、会员的积极性。
佛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副会长、广东新媒体产业园董事长李新良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新阶层,更好地诠释新阶联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