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57-8803 8666
传真:0757-8803 8783
邮箱:info@news0101.com
11月29日的广东新媒体产业园有干货、出实招,两院院士、国家级专家论道佛山,两岸四地共话创科技创新服务。 ![]() ![]()
(图 主持人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秘书长申长江)
今年论坛的特邀嘉宾可谓星光熠熠,聚焦国内外形势与创新发展需求,通过高级别论坛促进科技项目落地转化,共同开拓新市场,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
精彩看点
01 政产研学 两岸四地 交融合作 寰宇生产力论坛缘起全球一体化大趋势,是全球华人共筑产业与经营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至今已举办十一届,继去年移师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后,今年论坛首次带领产学研各界,深入对接湾区内制造业总产值超2万亿的佛山市。 ![]() ![]()
• 李新良:欢迎创新创业者来佛山掘金
![]() (图 佛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会长、广东新媒体产业园董事长李新良) 在昨晚的颁奖大会上,李新良首先致辞,他对前来出席本次活动的两岸四地嘉宾们介绍了佛山的制造业,并表示,佛山的产业链条目前在转型升级过程之中朝着高质量发展,对创新创业者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同样佛山的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也需要很多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模式来加以支持,这样制造产业才可以更好地往高质量发展。他欢迎创新创业者来佛山掘金。
• 蔡家华:在交流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共创共赢
![]() (图 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蔡家华) 在颁奖现场,蔡家华介绍了佛山目前的科研现状,并表示,寰宇生产力论坛作为两岸及港澳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纽带,已经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这次寰宇生产力论坛选择在佛山举办,全国生产力促进奖,中国好技术奖也放在佛山颁发,不仅是对佛山科技工作的信任和肯定,更为佛山搭建链接更多海内外创新资源的平台。 他希望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佛山,在交流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为佛山注入更多的创新生产力,一同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发展良机。蔡家华表示,佛山将为大家提供最优质、最便捷的政务服务。
•石定寰:搭建起行业企业区域合作直通平台,共同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 (图 国务院原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名誉理事长石定寰) 论坛首先由石定寰回顾寰宇生产力论坛历程,他介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于1991年建立,两岸四地的生产力协会一直在加强协作,截至目前已连续举行11届生产力论坛,搭建了两岸四地合作平台,参加论坛人数约四五千人,有力推动两岸四地在生产力促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加强了在新兴产业相互交流与互补,拓展科技合作有关领域,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表示,借助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两岸四地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型企业咨询服务,企业家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务实合作,搭建起行业企业区域合作直通平台,共同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卢建华:佛山制定了一系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吸引人才的系列措施
![]() (图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卢建华)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卢建华致欢迎辞表示,佛山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活力之城,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是世界美食之都,也是武术之乡,又是制造业名城,以制造业为主,以民营经济为主,规上工业总产值全国第六位,市场主体达82万家。佛山也制定了一系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吸引人才的系列措施。“今年佛山GDP将突破一万亿元,进入‘万亿俱乐部’。”卢建华说,本届论坛以“大变局 新机遇 共发展”为主题,为两岸四地科技项目落地,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交流合作平台,衷心希望各位嘉宾为佛山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出力。
•徐冠华:民营企业不仅是促进经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力量
![]() (图 科技部原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 徐冠华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齐聚在此,就两岸四地科技服务领域合作领域做深入探讨,是一次十分有益之举,将推动两岸四地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 他认为,当前中小企业活力还未得到充分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的结合仍不通畅,创新是一个科技和经济结合的过程。在创新过程主要面临两大不确定性,技术突破和市场化多元需求的不确定性,如何将二者统一,关键是政府在创新过程中建立起健康的市场机制,形成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指导激励建立中国的创新服务业。 徐冠华表示,各类生产力中心、孵化器、评估机构、风险投资等中介服务机构,对科技与经济结合有重大战略意义,要将其放在与高新技术产业同样重要的位置进行发展和部署。“广东、江苏、河南等省科技管理部门大力扶持科技服务机构,取得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徐冠华说。 徐冠华建议,政府要大力支持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创新服务业是高智力行业,希望科技管理部门把科技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徐冠华建议,建立支持科技服务机构激励机制,调动全国科技服务业人员积极性,形成科技服务业欣欣向荣局面。科技服务机构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扩展知识面和服务面。要结合当地中小企业需求,敏感捕捉科技信息,关注国内外产业发展变化,尤其那些涉及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更好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徐冠华表示,应建立起人才数据库、企业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等数据系统。提高科技服务机构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加强科技管理有重要意义。加强两岸四地互助联动,希望大家珍惜寰宇生产力论坛搭建的平台,充分沟通交流。
02
两院院士与国家级专家论道 大咖主题演讲干货满满 • 刘燕华:中国创新下一步的重点是想方设法改良创新生态 ![]() (图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 主题演讲:《创新软实力的国际比较》 刘燕华认为,目前正处于颠覆式创新时代,有三个产业群崛起了,它们是绿色、3D印刷、云。 他分析了中国软实力,认为中国创新下一步的重点并不是解决某一项技术,而是想方设法改良创新生态,让创新成果批量产生,这是创新制度下一步的重点。他说,“新技术不断出现,今后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颠覆不仅是科学本身,也是对软实力的考验,大洗牌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希望生产力促进中心今后蓬勃发展,为中国软实力提升做出新的贡献。”
• 张景安:创新重构经济结构和整个竞争态势,背后是创新体系和制度的争夺
![]() (图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 主题演讲:《科技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张景安提出,新时代中国经济产生了变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要服务于大湾区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创新发展。对高技术企业要有超前服务能力,超前服务是高技术服务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更高的知识,这是新时代创新创业的要求。创新重构经济结构和整个竞争态势,背后是创新体系和制度的争夺,这是新时代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新业态,要求生产力有更高的水平,这个时代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提高了。
• 侯立安:环保产业要想绿色发展,首先要借助新兴科技
![]() (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主题演讲:《中国环保产业的绿色发展》 他首先介绍了中国环保产业的绿色发展进程。强调我们在制造一些环保产品的过程中,必须自身环保,绿色生产,绿色加工,不能在制造过程中对水、大气、土壤产生污染。 侯立安介绍,中国环保产业面临很多机遇,包括海绵城市建设、高品质饮用水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空气污染防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等。首先要借助新兴科技,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助力智慧环保;其次是推动环保新材料的研制和产业化,包括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等,环保新材料能助力我国环保技术的绿色发展,是下一阶段产业化的重点;第三是推动环境监测体系;第四是加快高端环保产业的发展,例如,建设前瞻性的“智慧水厂”等。此外,以新《环保法》为基础,完善环境法律和制度体系,打造布局合理的环保产业园区,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结构。
• 唐国强:中国将会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 (图 外交部原大使唐国强) 主题演讲:《如何理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唐国强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塑造全球经济结构。人工智能没有5G是不行的,5G方面,中国将会率先实现5G网络的全覆盖。
两岸四地生产力圆桌对话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 ![]() 03 《讲述大国科技发展背后的决策故事》首发 本次论坛还同步首发《讲述大国科技发展背后的决策故事》一书,该书由许正中、刘玉兰编著,中央党校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广东新媒体产业园联合出版,聚焦大国科技的决策故事,前瞻科技未来的发展红利。 ![]() 04 项目合作落地签约 1、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发挥香港在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国际化优势,以及广东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市场推广方面的产业资源优势,两地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中国科技开发院有限公司,在全球创新资源引进、科技服务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 3、广东新媒体产业园是立足佛山优势制造产业(陶瓷、纺织、家具),以“资源共享、专业辅导、资金扶持”为核心理念,集聚佛山制造产业新型创客为传统制造产业提供研发、设计、传播、营销新动力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中企路演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致力于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及创业者,大力支持企业低成本展示,丰富融资策略和促进金融资本对接。园区与中企路演家就企业服务开展了合作。 ![]() 论坛最后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刘玉兰为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两岸生产力工作委员会和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授牌。 ![]() |